热门阅读
-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
2015年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
-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俊...
-
2020年6月2日 关于征集...
 ...
-
2020年1月24日 咸...
-
2020年5月7日 秦都区文...
广大市民朋友们: &nbs...
-
2015年5月5日“古村文脉...
-
2015年4月21日秦都区文化...
-
我馆成功举办2015年首期...
-
2015年5月2—3日我馆201...
-
2015年8月4日上午“关注...
...
1987年,区划改革后,区常委会同意设立文化馆筹建处,暂编三人,同文化局文化科合并办公,朱公明任区文化馆临时馆长。
1989年,文化馆正式成立,编制五人,朱公明任区文化馆馆长。办公迁至纺机俱乐部招待所二楼,开始筹建新馆。
1991年,组织举办了《秦都区妇女手工艺品展览》,共计展出刺绣、剪纸、针织品、布贴等工艺品200余件,参展作者140余名,观众两万人次。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七十周年《光辉的历程》图片展,观众两万人次,选送组织了全区主要美术作品10余件,参加了省市“七一”美展。协同人民路街道办、西兰路办事处组织了《花灯一条街灯展晚会》活动。
1992年12月,新馆建成,地址在防洪渠七里铺村口,占地面积4.6亩,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1992年,成功举办“秦都首届业余秦腔大赛”,参赛人员达一百一十名,大赛实况由电视台播出后,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协同市电视台在我馆摄制了“咸阳市93年春节文艺晚会”专题节目。举办了“秦都区迎春书画展览”,参赛作者七十二人,作品一百多件。
1993年,组织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 大型书画展。
1996年7月,和陕西省有线电视台共同主办咸阳“神果”民间戏曲自乐班大赛;举办了庆“八一”拥军专场文艺晚会;承办了秦都区迎香港回归“腾飞在九七”文艺晚会;承办了秦都区迎香港回归广场文化展演系列活动。
1996年12月,举办了大型展览《留印之路》。
1997年2月,邓霞任区文化馆馆长。安升先任文化馆副馆长。
1998年元月,承办了秦都区“国宝杯”秦腔大赛;
1998年4月,左锋同志任区文化馆馆长。
1998年5月,组织“咸阳市司法系统法律知识有奖竞赛抽奖晚会”,承办了“汇通杯”第二届广场文化展演;“陕西省少儿声(器)乐秦都选拔赛”。
1999年,举办了“迎国庆”少儿书画展;“秦都民间剪纸展”;与咸阳日报社、秦都区政协、咸阳书画院联合举办了“杨溥个人书法展”、“全国部分名家书画作品收藏展”。成功组织秦都区“跨向新世纪”社火大赛。参加了“咸阳市1999年春节电视晚会”的编导及演出。
2000年,承办了市国家税务局“消费者索取发票”抽奖文艺晚会、咸阳市总工会的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先后赴旬邑、泾阳、三原、咸阳第一粮库、彩虹集团慰问演出;协办区老龄委“秦都区庆祝2000年老年节联欢会”;成功组织秦都区庆五一“交通杯”职工歌咏比赛;组织了“神州世纪游、千面锣鼓迎千年”社火大赛、“咸阳市秦都区第二届民间社火大赛”;主办了庆祝建党80周年“七一”文艺晚会;加工整理的民间鼓乐“秦都鼓潮”元宵节咸阳市民间社火大赛获一等奖。被国家文化部录入《中国群众文化名优活动荟萃》秦都特色文化活动之一。参加了“咸阳市2000年春节电视晚会”的编导及演出。
1999至2004年,事业单位改革,文化馆被政府定为50%差额补贴单位,并逐年脱钩。
2001年,组织“纪念建党80周年少儿书画展”及“民间书画展”。
2002年,秦都区文化馆以现代媒介为载体,和咸阳电视台联合组织《聚焦幸福家庭·欢乐千家万户》——2002年咸阳市秦都区“幸福家庭”电视大奖赛。被国家文化部录入《中国群众文化名优活动荟萃》秦都特色文化活动之二。组织了秦都区“蓝马杯”第三届民间社火大赛,承办了秦都区2002年新春秦腔演唱会,策划组织了咸阳市“小灵通”开通庆典广场文艺演出。举办了“5.23”大型诗歌演颂会。承办了秦都之夏“社区文化展演周”和“欢乐假日”暑期少儿专场文艺演出。策划组织了为期十天的首届金土地杯农民文化艺术节。
2003年12月,承办了秦都区建区20周年庆典晚会。
2004年,在省市两级政府文件的督办下,在分管领导权展文区长及编办财政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下,恢复了秦都区文化馆的全额拨款单位性质并一直延续至今。
协办了“咸阳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承办了秦都区2004年群众文化艺术展演《新春乐》活动,组织参加咸阳市全民健身周广场展演活动,承办了秦都区庆“七·一”文艺晚会《永远跟党走》,承办了秦都区消夏文艺进社区演出活动,承办了“咸阳之夏”广场文艺展演秦都专场演出,少儿专场,秦腔专场,承办了秦都区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及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示的演出,组织参加了“咸阳市中老年全民健身展示”大赛。
2005年,协助文体局举办了“秦都区2005年新春职工联欢晚会”,承办了“秦都区2005年新春秦腔大赛”,协办了“秦都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3周年文艺晚会”。举办了庆“六一”少儿文艺专场演出,组织辅导并协办了秦都区庆七一“红色之夜”文艺晚会,组织承办了“陕西省军区基层建设民兵工作现场会”文艺演出,参与主创编导的咸阳市2005“魅力之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市大剧院演出,并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协办了在明远广场、中华小区“三创”文艺巡演。
2006年,协办了火电三公司“庆五一文艺晚会”,秦都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单位举办的庆“六一”少儿文艺晚会,参加了团市委“六一”少儿文艺晚会,编创节目《永远跟党走》参加市“庆七一文艺晚会”,协办了秦都区老干局“庆祝老年节文艺晚会”,组队参加了“咸阳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完成了秦都区首届农民节开幕式上部分演出节目及民间美术作品展览。成功举办了秦都区党代会专场文艺晚会。
2007年,赵艳妮、李红艳被任命为区文化馆副馆长。
2007年承担了秦都区十大新闻颁奖晚会的节目组织工作,区人代会文艺演出的组织、演出工作,省委党校春季县委书记研讨班学员来秦都观摩专场文艺演出的组织、演出工作,“同一首歌”三进咸阳礼泉白村研讨会展览展品的组织、展览、讲解工作,全区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双照南寺照村专场演出的组织、演出工作,全国“节能减排、家庭社区启动仪式秦都分会场”节目的组织、排练、演出等重大活动。创作节目参加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评选活动和陕西省社区文艺调演,组织节目参加了咸阳市第三届少儿艺术节比赛展演活动,参加了咸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5.23”送文化下乡活动。参加了咸阳市庆祝建国58周年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专场文艺晚会的演出,咸阳市财政系统的演出。
2008年,赵艳妮被任命为区文化馆馆长。同年10月20日,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秦都区文化馆正式成立。
2008年文化馆组织了“全省发改委系统座谈会”联欢晚会、承办了市发改委“春节团拜会”,组织举办了四期基层文化骨干暨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分别邀请了第二届“兰亭奖”获得者陈天明老师为全区书画爱好者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审视中国书法”的培训讲座,省群艺馆馆长王鼎志为全区文化干事,社区文化辅导员进行基层文化工作理论讲座;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兰鱼老师为辖区秦腔自乐班班主,业余剧团团长及骨干讲授了秦腔名段演唱技巧。文化馆舞蹈干部赵雪对全区文艺骨干教授了4个《排舞》组合。组织举办了秦都区九九重阳节花糕大赛。举办了四场“为奥运加油”送文化进基层文艺演出活动。承办咸阳秦都“夏之夜”钢琴演奏音乐会。组织并参演了秦都区2007年十大新闻、十大感动人物颁奖暨2008年新春联谊会。参加了秦都区十五届人代会二次会议、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文艺晚会。
2009年文化馆购置了一辆微型五菱鸿途面包车。
向市级省级申报了《重阳追节送花糕》、《咸阳琥珀糖》、《渭河南忙罢古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办了秦都区十大新闻、十大动感人物颁奖暨新春联欢会。参加了市文化局承办的中国首届花馍节,组织征集花馍作品及民间工艺品近三百件。
参加了秦都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文艺演出。承办了在双照镇大魏村举行的秦都区2009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组织参加咸阳市“第四届少儿艺术节”比赛活动。在中心广场承办了“魅力秦都大舞台”群众文化广场演出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活动。
2010年,秦都区文化馆为配合咸阳市旧城改造,带头配合政府拆迁,选择回迁安置从原址迁出。暂时于市图书馆过渡办公,待新馆建成后回迁。业务工作以重大活动和“群星奖”评奖、“农民节”等为载体,创作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并获得了诸多奖项。音诗舞《秦都赋》、小品《道是无情却有情》、群口快板《愚公新传》、歌曲串烧《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关中夯歌》等在区春节晚会中展示。在陕西省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期间,编创了舞蹈《回家》、《遥远的爸爸妈妈》,编创《关中夯歌》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咸阳分会场的节目演出、参加了咸阳市向世博会展演节目选拔演出、陕西省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民间文艺专场演出、陕西省第十五届“群星奖”评选活动。
2011年,秦都区文化馆从7月1日当天起正式免费向群众开放,使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需求得到更进一步的满足。免费开放以来,我馆组织举办了两次免费培训活动:一是对全区文化骨干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排舞》培训,并发放教学光碟100余张。二是邀请了师从我国合唱指挥届著名指挥张建平先生的研究生黄维老师授课,于10月29—10月30日在彩虹宾馆举办了秦都区群众性合唱指挥培训班。申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申报项目《重阳追节送花糕》、《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秦都咸阳民间剪纸》的文本资料和专题资料片,其中《重阳追节送花糕》、《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五月份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向全社会公示。承办了秦都区文化遗产日系列展示活动。组织节目《关中夯歌》参加咸阳市第二届赏花节文艺演出。组织参加了咸阳市秦都区纪念建党九十周年青春红歌会、秦都区庆祝建党90周年“唱响新秦都,颂歌献给党”红歌会、秦都区第十六次党代会文艺晚会、陕西省社区文化节、咸阳市2011年金秋菊花展暨第六届环卫工人节开幕式文艺演出。
2012年,精心打造的舞台艺术舞蹈作品《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经过专家研讨,二度创作、录音、排练、录像,由省文化厅推荐选送参加国家第十五届“群星奖”的评奖。少儿情景表演《美丽的梦》参加了“花儿朵朵向太阳”第三届陕西省少儿艺术节活动,在全省6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全省的颁奖晚会演出喜获一等奖。举办合唱指挥、秦腔唱腔、广场排舞等群众性文化艺术培训班三期。文化馆馆办报纸《秦地》编印并向全省友好单位免费赠送。《秦地》经过集体酝酿,专家指导后终于编印成功,分设消息动态、文学园地、非遗保护与民俗、综艺与休闲四大板块,内容丰富、印刷精美,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文友的广泛赞誉,全年共印三期。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一行莅临我馆调研“三馆”建设情况,市、区相关领导和陕西省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到场,我馆制作了工作展板10块,并就我馆近年来的工作向调研组做了详细的汇报,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
2013年,按照区旧城改造办与我馆所签订的房屋拆迁协议,在文化先进县复检验收的推进下,年底文化馆回迁工作列入到了我馆工作的重要日程。新馆完成装修招标程序,开始装修施工。《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项目传承示范基地先后被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七女秀陕西》栏目组拍摄播放。组织节目参加秦都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秦都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演出活动。组织举办秦都区正月十五迎新春、闹元宵群众文艺展演。组织参加咸阳市第四届赏花节秦都专场演出、秦都区群众文化艺术成果展开幕式活动、秦都区庆祝建党92周年文艺汇演活动。创作情景诗歌表演《今夜,在灿烂的星光下》、舞蹈《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