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项目介绍

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点击量:16309


项目级别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传承人
区级
岁时节令
咸阳渭河南忙罢古会
集体传承
区级
传统体育
两寺渡武术

区级
杂耍竟技
安谷芯子

区级
民间工艺
秦都咸阳民间剪纸

葛烈香、丰金凤

梁莉、昝凤娥

区级
饮食
咸阳河水biangbiang

区级
庭院游戏
打尜

区级
俗神信仰
咸长八社接爷

区级
说书
劝善和劝善经

区级 民间文学
钓鱼台的传说

区级 饮食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
武言顺
区级
民歌
渭河号子
谢志庆
区级
织染缝纫
布贴画

区级
医药卫生
足疗

区级
民间舞蹈
梆绞舞

区级
民歌
劳动号子

区级
岁令时节
重阳追节送花糕

杨菊侠、郭爱云

史军芳、刘兴芳

市级
岁时节令
渭河南忙罢古会
集体传承
市级
饮食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
武言顺
市级
饮食
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 制作技艺 
集体传承
市级
岁令时节
重阳追节送花糕
杨菊侠、郭爱云
市级
民歌
渭河号子

市级
说书
劝善和劝善经

市级
民间工艺
秦都咸阳民间剪纸

省级
岁令时节
《重阳追节送花糕》

省级
饮食
《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制作技艺

省级
饮食
《咸阳琥珀糖》制作技艺

省级
岁时节令
《渭河南忙罢古会》


       2008年10月20日,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正式成立。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秦都区文体局批准成立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工作机构。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充分体现了秦都区委、区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有了正式的保护工作机构,也标志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步调一致,迈上了一个新阶段。


    近些年来,在贯彻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秦都、实施文化强区的战略中,秦都市文化馆紧密联系秦都实际,在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区范围进行了走访调研,收集整理了大量秦都民间文艺资料。在秦都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卓有成效的开展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些都为开展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非遗保护工程的推进节奏,我们已经全面完成了普查阶段工作任务,转入到了保护层面。建立了非遗保护数据库并逐步完善,编辑了秦都区非遗保护资料集,目前全区普查、整理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6项,其中7项进入市级名录、成功申报了《重阳追节送花糕》、《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咸阳琥珀糖》、《渭河南忙罢古会》4个项目进入陕西省省级保护名录。为了更好的宣传非遗保护项目,我们将省级非遗项目《咸阳河水biangbiang面》成功打造为舞台精品艺术,在2011年陕西省社区艺术节活动中获优秀剧目奖。该作品经过陕西省的评选,从全省作品中脱颖而出,推荐申报参加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选评。2011年到2012年我们又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推荐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库已建立并逐步完善。

    我区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秦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将建立健全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促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
    秦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导具体工作,包括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按照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规划;配合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登记,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经政府授权,征集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咨询;建立秦都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拟定保护计划;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和其他宣传交流活动;加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等。

    秦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规划、普查、研究、咨询以及队伍建设、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宣传交流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上一篇:区级--岁时节令--咸阳渭河南忙罢古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