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2025年3月22-23日 圆满收官|春日秦都,奏响风筝 “狂想曲”

点击量:135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推动我区非遗项目“苏家鹰”风筝制作技艺与全国各地非遗风筝项目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展代表性传承人之间的技艺切磋和提升,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融合,3月22日至23日,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秦都区委宣传部、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秦都区文化馆、秦都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大秦风筝协会协办的 幸福咸阳“筝筝”日上 首届全国室内非遗风筝放飞展演活动在秦都万达广场成功举办。






    此次展演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22位非遗风筝制作艺人和放飞大师,共同展演近300件独具特色的纯手工风筝作品。在内场的走廊上,挂满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风筝作品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北京的沙燕风筝,有河南的蝴蝶风筝,有大连的飞碟风筝,有广州灵芝风筝,有潍坊的盘鹰风筝等,让广大市民沉浸式领略非遗风筝蕴含的独特魅力。












         22日上午,在秦都万达门前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放飞预热活动,五彩斑斓的燕子风筝、老鹰风筝、蝴蝶风筝翩翩起舞,40多米长的飞龙在天,引起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现场热闹非凡。




    

      当天下午,于秦都万达内场举办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播放了国际风筝协会副主席汉斯先生和国际风筝联合会竞赛委员会,国家级风筝裁判员范军发来的祝贺视频。


















    区政府副区长王晨曲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代表区政府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放飞大师们,希望以风筝为媒,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跨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播撒友谊的种子,结成最好的朋友,共同传递多元文化的魅力。随后秦都万达总经理赵竞致辞,她表示咸阳秦都万达广场作为城市潮流聚集地,始终以"文化赋能城市"为己任。也希望不断传递别样的非遗之美。来自河南的省级非遗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宋长虹发表也了感言,感谢秦都区的盛情邀请和为非遗风筝搭建起交流的舞台,能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放飞高手齐聚一堂,绽放独特魅力。启动仪式上,还为参加展演的非遗风筝传承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杯。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展续垚宣布活动启动。


















  下午三点整第一场室内非遗风筝放飞表演开始,这个环节,堪称一场技艺与创意的巅峰对决,各位大师纷纷各显神通。天津王文海老师带来的飞机风筝,以其逼真的造型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在室内的有限空间中轻盈翱翔,仿佛将蓝天的广阔带入了商场;咸阳本地的苏长喜老师所制作的 “苏家鹰” 风筝,栩栩如生,在空中展翅盘旋,尽显雄鹰的矫健与霸气,充分展示了咸阳本土非遗风筝的独特风格;来自中国台湾的叶登贵老师的室内风筝,则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灵动的飞行姿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赢得阵阵喝彩。风筝在他们的操控下,或扶摇直上,或盘旋翱翔,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如,充满了艺术感与力量感,让人充分领略到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这也注定会成为现场观众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画面。





    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全国各地有举办过非遗风筝展览的,有举办过风筝放飞比赛的,但是只有咸阳这次举办的活动,既有展又有演,二者兼而有之,并且还在演出中对每一位传承人现场采访,把他们制作风筝的特点特性讲给观众,充分传播非遗独特的匠心制造。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秦都万达门前广场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凡是转发本次活动信息,集赞达到30个以上的前50名观众即可在秦都万达门前广场领取一份非遗风筝体验包,并由我们的传承人及放飞大师们现场指导风筝绘画和放飞风筝。





    在展演结束后,我馆还组织参展人员参观了咸阳博物院,夜游了咸阳湖,品尝了咸阳特色美食汇通面,非遗美食biángbiáng面,让客人们更进一步了解咸阳历史文化,感受自然风光,享受咸阳美食。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咸阳电视台、秦都融媒等媒体进行了报道宣传,秦都区文化馆抖音同步直播并吸引了1.5万余人在线观看。





  来自台湾的室内风筝表演艺术家叶登贵老师和大连的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斌老师在离别之际,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话:非常荣幸应邀来咸阳参加非遗风筝盛会。在这短短的四天里,我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从领导到志愿者的真诚尊重,让我们对咸阳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留下了与众不同的深刻印象。这次高规格的活动必将为室内非遗风筝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衷心感谢四个字已表达不了此刻的心情,由感而发另四个字:还想再来!



      此次展演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区非遗项目 “苏家鹰” 风筝制作技艺与全国各地非遗风筝项目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技艺切磋,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实现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连接。我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砥砺前行,策划并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贡献力量。


END







网络编辑:武文迪

编     辑:魏  巍   武文迪

审     核:陈  阳